張煥學,字畫石,現為中國收藏家喜愛的玉雕藝術大師, 中華玉石雕刻大師,中國玉雕專業委員會委員,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,廣州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,江門市臺山玉石協會副秘書長。
張煥學對新疆金絲玉情有獨鐘,對這個玉種創作體會有獨到的理解,以下是張煥學大師的觀念。
張煥學作品《鳥為食亡》的設計思路 審料對于一位藝術創作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,能夠做到與無生命的石頭進行交流和溝通是十分困難的,這要求作者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高超的表現技藝,還要有極富的藝術理論來規范這些思維活動,從而做到準確無誤地反映出自己的思想。金絲玉作品的題材因其玉質的特殊性和稀有性,需要在題材創意上有很大的突破,沿襲傳統的東西越少越好,這是一個金絲玉發展空間的問題。每件作品都要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呈現,這是我們年輕的玉雕人特立獨行的思維,能夠緊隨時代的發展步伐。
在玉雕創作中是注重有思想性和新意的,傳統的作品對產量很大的白玉材料不能說不好,但能夠經得起時代考驗的作品才是金絲玉未來真正的發展方向。因此,金絲玉最看重作品的思想性,簡單的唯美是藝術品的一種基本的表現形式,負有深意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動人們,這是無可爭議的!渡窂牟牧仙蟻碇v是帶有挑戰性的,這塊來自準噶爾盆地的材料外表被鹽堿地腐蝕的面目全非,天然崩裂開內在的玉質非常細潤,如何在作品中保持外在的滄桑,有可以表現出內在的美,根據原料的特點做了大膽的嘗試,將豆子在泥土中發芽的細節通過玉雕這個表現形式加以表現,體現在荒漠戈壁中,依舊有生命的勃勃生機。既表現了主題又增添了創作趣味。
張煥學作品《生命》詮釋了新疆金絲玉在準噶爾這個大地上積極的意義。

轉自微信公眾號:寶石
請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,聯系客服購買:微信號:820500516 
|